足协为何要持续限薪和限制投入球员薪水?
足协为何继续限薪限投? 新的球员收入制度是否合理? 新政策是否会像过去一样,面临成为一张废纸的风险……政策出台的背后,却是外界担忧的问号。
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题管理会议。
两年前的政策已成废纸
限制俱乐部投入金额、限制球员薪资,其实早在2018年中超联赛结束后在上海召开的职业联赛总结会上就已经有明确的政策。会议首先公布了未来三年俱乐部总支出上限:中超俱乐部:2019年2020年12亿,2020年11亿,2021年下降到9亿。
在球员薪资方面,从2019赛季开始,国内球员新签合同时的税前年薪不得超过1000万元。 入选2019年亚洲杯和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国家队的国际球员最高年收入可提高20%,达到1200万元。
但很快,这次总结会议的所有决议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从俱乐部层面来说,没有人愿意主动减少投入,因为这必然意味着球队竞争力的下降。
从政策上看,只是出台了规定,并没有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 比如俱乐部投资可以超标,球员工资也可以超标。 违规后果只是扣除相应的国内外选手注册名额。
最终,高高举起、轻柔落下的惩罚方案并没有实施。
去年11月20日,里皮在世预赛击败叙利亚后宣布辞职后不久,中国足协就发布规定:所有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暂停与国内球员签订个人工作合同,包括但不限于首字母缩写。 协议、新合同和续签合同等
这被外界视为中国足协对于球员限薪问题认真的一个迹象。
年底,中国足协出台了相关政策。 本土球员税前年薪最高可达1000万元,国际球员则可增加20%; 而外籍球员税后收入最高可达300万欧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足协从行业角度确定的中国球员相对合理的收入水平。
会上公布了新的限薪政策。
投资者实在是烧不起了
行业制定并公布相关政策一年后,更严厉的政策再次出台。 这背后显然有更深的含义。 由于疫情等因素,俱乐部背后投资方的公司受到了较大影响。 另外,经过前几年的疯狂烧钱,现阶段投资者确实不能再烧钱了。
今年联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过去,如果有中超球队拖欠工资和奖金,就会被视为异类。 毕竟,这是球队战斗力的最大保证。
今年,拖欠工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球员们的心理接受度也下降到了“拖欠没关系,到了某个时间点就解决了”的程度。
陈戌源在会上透露,早在今年夏天,他就与各俱乐部的投资者进行了沟通,降费降薪的方案得到了一致支持,“许家印、王健林、张黎、张近东、胡宝森、周金辉等,等等,投资者已经明确了立场,只有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才能做到好的执行力。”
除了投资方层面,相关业内人士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玩家“高薪低能”的现状也引发了上级部门的不满。 近一个月来,一组数据在圈内广为流传——中国球员薪资是J联赛的5.8倍,K联赛的11.7倍。
据了解,这个数字是经过多个相关部门调查后得出的。 在有关部门看来,球员的工资实际上应该高于目前公布的标准。 中国足协出于对行业发展的考虑,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和交流。中超本土球员第一年薪,最终确定现行收入标准。
对于目前的标准,陈戌源也解释说,他主要从四个维度来考虑。 “第一个指的是亚洲联赛,特别是日韩联赛,也指的是五大联赛; 第二个维度是考虑投资者对俱乐部的投资。 可行性; 第三个维度是金源足球旗下球员的高收入与他们应该获得的收入进行比较,有联系; 第四个维度是考虑限薪计划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不能推出一个充满漏洞的计划。”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
球员收入回归中超元年是否合理?
中超一线队国内球员年薪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约税后275万元),平均年薪不得超过税前300万元(约165万元)税后)。 应该说,如果严格执行的话,这个限薪强度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毕竟最高工资标准是非常明显的。 一支球队不能有很多顶薪球员。 符合顶薪资格的人,都是主力阵容中的绝对主力。 理论上,一支球队的队员不会超过5人。
这意味着,很多球员的收入,按照薪资档次计算,远低于500万元。 这是什么水平的收入?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一代AA、中超元年。 国内顶级豪门申花,先后从辽宁签下了张玉宁和肖战博两位国内最优秀的球员。 两人的税后收入均为300万元。 当时并没有严格的薪资标准,但在那个时代直到2010年恒大进入中国足坛,申花、鲁能这样的国内顶级豪门给本土球员开出的薪资最高,为税后300万元。
这也是行业默认的最高工资数字。 对于球员工资回归中超元年的问题,有人参考物价尤其是房价的上涨情况认为,球员工资不应该和十多年前一样。 不过也有意见认为,本土球员目前的水平应该以日韩球员的水平为基础来考虑。 在收入体系中,即使是税前500万元的标准也已经很高了。
没有人能够说服这两种观点中的另一种。 归根结底,是市场决定的。 过去10年疯狂的足球市场给了球员一夜暴富的机会,但现在市场正在向稳定的方向下跌。
2017年初,崇明岛弟子回岛“探亲”时,徐根宝曾表示,“即使足球市场不理性,你的心里也要保持理性,市场好的时候,你就会努力奋斗”。踢足球并赚钱养家。” ; 一旦市场回归理性,你也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和价值观是什么。 你一定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你为谁踢球?”
早在1999年3月3日,人民日报就有一篇题为《A队无奈的“限薪令”》的报道——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吴绍祖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足球运动员的收入应该被减少。 坠落。
他警告说:“赚这么高的收入可以吗?如果赚太多钱,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眼前的短期利益会影响长远利益,危及我们的改革。”从中国足球改革的大局来看,我们必须把收入降下来。”
中国足协当年1月中旬发布“限薪令”,要求各俱乐部统一顶薪和出场费。 规定AA球员月工资最高不得超过12000元,教练员月工资最高不得超过18000元。 平局奖金不超过40万元,平局奖金不超过15万元。
它还附带了相应的处罚条款,比如规定俱乐部必须每三个月向足协提交一份由教练和球员签署的薪资清单中超本土球员第一年薪,每三轮提交一份出场费清单。
“限薪令”在足坛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足协职业部主任马克健当时认为,足协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而且这一规定也是不合理的。 他表示:“很难把握球员薪水的合适数额。”
吴晓辉 申花俱乐部主席
三年缓冲期决定政策成败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中超、足协公布的薪资标准和投资标准,还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这是因为目前联盟中大多数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合同都远远超出标准。 以参加亚冠联赛的四支球队为例,几乎每名外籍球员的年薪都超标,而本土球员也有不少处于超标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俱乐部每年的投入远远超过6亿元。 俱乐部的投入想要真正回归合理状态,就必须等到这些超额合同自然结束。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目前中超球队中此类超额合同基本上都可以在2023年底后结束。
这意味着未来三个季度,新政策将处于缓冲期。 对于俱乐部因原旧合同造成的超标问题,中国足协很难进行处罚。 所谓的各种后续处罚条款,实际上是处于法律不惩罚公众的状态。
当然,俱乐部不得违反新签合同中的任何规定。 否则,以中国足协看似严肃的态度,肯定会找出典型案例并予以处罚。
这三年的缓冲期非常重要。 足协可以提前进入裁判角色,俱乐部也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新政策。
如果所有游戏参与者都遵守规则,三年后新协议将很容易被各方接受。
不过,也有人担心,中国足协此前并未出台限薪政策。 就拿足协此次严厉打击的阴阳合同来说吧。 这是各俱乐部响应中国足协限薪令的产物。
最终中超本土球员第一年薪,当中国足协发现几乎所有俱乐部都存在违规行为时,所谓的处罚也就无从谈起了。
如今的中国足球,在大资本时代,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困难。
一些俱乐部在备受瞩目的比赛中多次直接违反胸前广告合同。 后来他们解释说,违约也是合同的一部分。
要让这样的俱乐部真正遵守规则和规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谓的计划跟不上变化。 如果三年后经济形势好转或者其他原因,很多俱乐部会重新找回烧钱的实力和动力,那才是中国足协真正受到考验的时候。
标签: 中超本土球员第一年薪